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
共识
2025-03-27
作者:医路小怪兽
来源:忠科精选
阅读量:2244
关键词:

首诊初步诊断

临床检测前概率诊断评估(pre-test probability assessment)是首诊医师接诊患者时,未进行特殊仪器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下综合病史、共病情况、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而进行的概率诊断评估,这是VTE诊断的关键第一步,对进一步指导后续诊断流程提供重要线索。高龄、伴随其他共存疾病患者,采用简化Wells评分对提升DVT诊断具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实验室检测

D-二聚体检测是VTE初筛常用方法。研究显示,D-二聚体检测敏感性约为95%,特异性为43%。对于低概率VTE患者,D-二聚体检测阴性对排除VTE诊断价值更高,即D-二聚体结果为阴性时,VTE排除率可达97%。D-二聚体浓度可随增龄而相应升高,因此,高龄患者需采用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浓度作为诊断依据,推荐以年龄(岁)X10μg/L作为D-二聚体参考阈值。其他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d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计数等,也可为VTE诊断提供辅助信息。

影像学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DVT的首选诊断方法。超声结果不明确的近端DVT,可考虑进一步行静脉CT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DVT。肺动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不仅能显示肺动脉内血栓,还能评估PE严重程度和范围,具有高敏感性和良好特异性,是诊断PE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PA不明确的PE,可进一步行磁共振肺动脉造影、V/Q扫描或经导管肺血管造影来辅助诊断PEL。

VTE规范诊断流程

VTE诊断应遵循综合规范诊断流程,结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多项研究表明,综合诊断流程能够显著提高VTE诊断准确率和及时率。疑诊DVT及PE高龄患者,应通过简化Wells评分结合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进入临床诊断评估流程。



资料来源: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血栓防治分会,《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高龄卧床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6(12):1381-138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忠科精选”,版权均归忠科精选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忠科精选”。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忠科精选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