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的成长旅程中,骨骼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补钙则是保障骨骼正常发育的关键因素。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儿童补钙的那些事儿。
钙对儿童骨骼发育的重要性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约 99% 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构成了身体的支架结构。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骨骼不断生长、塑形,对钙的需求量极大。充足的钙摄入对于骨骼的生长、维持骨密度以及预防骨骼疾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若儿童时期钙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出现骨骼畸形,如常见的佝偻病,表现为 O 型腿、X 型腿等,还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导致龋齿等问题。
维生素 D:钙吸收的 “助力小帮手”
维生素 D 在钙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把 “钥匙”,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使钙能够顺利进入血液,进而被骨骼利用。缺乏维生素 D,即使摄入了足够的钙,身体也难以有效吸收,仍可能出现缺钙症状。
有研究对 0 - 7 岁儿童进行了观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血清 25 羟维生素 D(25 - (OH) D)水平逐渐降低,维生素 D 缺乏、不足及骨密度不足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在维生素 D 缺乏、不足组中,儿童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维生素 D 充足组。这充分说明了维生素 D 营养状况与儿童骨密度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般来说,通过晒太阳,人体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 D。此外,一些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蘑菇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 D。对于儿童,尤其是日照时间不足的孩子,必要时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D 制剂,以保证钙的良好吸收。
日常补钙方式面面观
饮食补钙
1. 奶类:奶类是钙的优质来源,牛奶、羊奶等不仅含钙量丰富,而且其中的乳糖、蛋白质等成分有助于钙的吸收。有研究将小学生分为补钙饮奶组和单纯饮奶组,结果显示,补钙饮奶组学生的身高、体质量、坐高等指标显著优于单纯饮奶组,其平均骨密度、桡骨平均骨密度、尺骨平均骨密度也显著高于单纯饮奶组。这表明饮用牛奶进行钙质补充,对儿童的身高、体质量以及骨密度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建议儿童每天饮用适量的牛奶,一般 3 - 5 岁儿童每天饮用 300 - 400 毫升,6 - 12 岁儿童每天饮用 400 - 500 毫升。
2. 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以豆腐为例,每 100 克豆腐中大约含有 100 - 200 毫克的钙。经常食用豆制品,能为儿童补充一定量的钙。
3. 坚果类:像杏仁、芝麻等坚果,含有丰富的钙元素。例如,每 100 克杏仁中钙含量可达 200 毫克左右。不过,坚果类食物脂肪含量较高,给孩子食用时要注意适量。
4. 鱼虾类:小鱼干、虾等鱼虾类食物钙含量也较为可观。虾中不仅钙含量丰富,还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育。
钙剂补充
当儿童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或经医生评估存在缺钙风险时,可能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市场上的钙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在选择钙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钙含量:不同钙剂的钙含量有所差异,例如碳酸钙的钙含量相对较高,约为 40%,而葡萄糖酸钙的钙含量约为 9%。在选择时,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缺钙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钙含量的钙剂。
2. 吸收率:一般来说,有机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的吸收率相对较高,但具体吸收率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维生素 D 的协同作用等。
3. 安全性:选择质量可靠、口碑良好的钙剂产品,确保产品无重金属污染等安全问题。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或产品说明书的建议剂量服用,避免过量补钙。过量补钙可能导致便秘、肾结石等问题,还可能影响其他矿物质如铁、锌的吸收。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1. 膳食因素:食物中的草酸根、纤维等会对钙的吸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菠菜中含有较多草酸,若与含钙丰富的食物一起大量食用,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降低钙的吸收。因此,在给孩子搭配饮食时,要注意避免此类食物与高钙食物同时大量摄入。
2. 维生素 D 水平:如前文所述,维生素 D 对钙吸收至关重要。阳光照射不足、饮食中维生素 D 缺乏等都可能导致维生素 D 水平低下,影响钙吸收。
3. 运动因素: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肌肉力量,促进骨骼生长和钙的吸收。儿童在骨骼生长发育期,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更有助于骨骼健康。
儿童补钙是一个需要家长重视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必要时的钙剂补充,以及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D 和适当运动,为孩子的骨骼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让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拥有坚实的骨骼基础,去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