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系统如同一支精密军队,淋巴细胞是其中的“巡逻兵”,负责清除异常细胞和病原体。但当这些“士兵”自身发生恶性病变时,便可能引发一类特殊的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作为淋巴瘤的主要类型之一,NHL既隐匿又复杂,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诊断治疗更需科学策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在我们的淋巴系统,如淋巴结、脾脏、骨髓等部位,负责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菌。然而,当淋巴细胞发生恶变时,就可能引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简单来说,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类型多样,例如惰性淋巴瘤(如滤泡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也导致了它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各不相同。
为什么会得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环节的“连锁故障”:
1. 基因叛变:MYC、BCL-2等基因异常激活,导致淋巴细胞无限增殖。
2. 病毒感染助攻: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可能扰乱身体的免疫监控。
3. 微环境失控:肿瘤细胞劫持周围正常细胞,构建利于其生长的“保护罩”。就如同叛军篡改指令、招募盟友,最终脱离机体的控制。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哪些症状?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摸到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可以活动,容易误认为是普通的淋巴结发炎。
·全身警报:持续发热(体温在38°左右)、夜间盗汗、体重骤降(称为“B症状”)。
·器官受累表现:腹痛(侵犯胃肠道),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侵犯肺部),贫血、出血、感染(侵犯骨髓)。
如何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
1.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肿大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同时,还会检查肝脾是否肿大,以初步判断病情。
2. 病理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金标准”。通过淋巴结或病变组织切片,明确肿瘤的类型和亚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标志物,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肿瘤的来源和生物学特性,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 全身评估:PET-CT、骨髓穿刺等确定肿瘤的分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如何科学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为一种淋巴细胞恶变引发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化疗是基础治疗手段,通过环磷酰胺、阿霉素等化学药物,以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方式,按周期给药,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放疗则利用高能射线精准照射肿瘤部位,早期局限性患者可借此根治,晚期或复发患者也能缓解症状,常与化疗联合提升疗效。免疫治疗领域,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这种针对 CD20 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 CD20 抗原,激活免疫系统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成为 CD20 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关键药物。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利妥昔单抗的生物类似药,可通过特异性结合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恶性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它主要用于治疗CD20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包括滤泡性淋巴瘤(适用于初治、复发或耐药患者,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CHOP化疗方案联用,显著提高疗效)。治疗时需静脉滴注,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计算,通常为375mg/m²。用药前需预先使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以减少发热、过敏等输液反应风险。其应用为NHL患者提供了更经济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而对于高危或复发难治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自体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异基因移植借助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对抗肿瘤,但也伴随着较高的并发症风险。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希望。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防与管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虽无绝对预防措施,但可降低风险:
·减少致癌物暴露:避免长期接触农药、苯类化学物质。
·强化免疫监控:EB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定期筛查。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维持免疫平衡。
非霍奇淋巴瘤患者日常管理要点:
·感染防护:治疗期间避免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口腔清洁。
·营养支持: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必要时补充营养剂。
·心理建设:加入患者社群,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疗已进入“精准时代”,患者无需因疾病复杂性陷入恐慌。通过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多数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患者与医生紧密合作、保持理性认知,是战胜疾病的核心力量。
诚邀您投入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高自我健康意识。
请扫码参与江苏复星医药的微科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