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新型止吐药或可减轻负担!
原创
2025-05-29
作者:
来源:忠科精选
阅读量:6082
关键词:

化疗后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新型止吐药或可减轻负担!

癌症治疗中,化疗是许多患者的关键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恶心、呕吐却让无数人闻之色变。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不仅影响营养摄入,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被迫中断治疗。长期以来,医生和患者都在寻找一种既能高效止吐、又减少药物依赖的解决方案。如今,一种新型止吐药物的出现,为化疗患者带来了新曙光——它不仅能实现长达5天的全程防护,还突破性地减少了激素的使用,让抗癌之路少一份负担,多一份尊严。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化疗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通过抑制和杀灭癌细胞,帮助患者实现肿瘤负荷的降低乃至病情的缓解。然而,化疗药物在对抗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细胞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胃肠道、骨髓和神经系统。恶心、呕吐正是其中最常见且最令人困扰的副作用之一。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简称CINV不仅会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身心俱疲,还会影响他们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康复。如果无法有效控制CINV,患者可能因为畏惧和不适而拒绝后续的化疗,严重影响治疗进程和效果。因此,预防和治疗CINV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过去,为了预防和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方式。例如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和5-HT₃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尽管现有方案能有效预防呕吐,但仍有不少患者面临以下困扰:

激素依赖:地塞米松需连续使用3-5天,部分患者因糖尿病、骨质疏松或感染风险无法耐受。

用药复杂:每日多次服药,加上止吐贴剂、静脉注射,管理起来繁琐。

延迟性呕吐控制不佳:部分药物对化疗后第2-5天的呕吐防护效果减弱。

因此,如何在保证有效控制CINV的前提下,减少激素的使用或降低其使用天数,成为临床和科研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进步,一些更有效、更安全的新药或新组合应运而生,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体验。

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是一种专门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复方制剂,其中包含两种活性成分: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奈妥匹坦是一种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NK1受体与恶心呕吐过程中的关键递质物质“P物质”(Substance P)密切相关。通过拮抗NK1受体,奈妥匹坦能够阻断化疗药物引发的恶心呕吐信号传递,减少患者出现中后期呕吐的可能性。帕洛诺司琼属于5-HT₃受体拮抗剂。众所周知,化疗过程中释放的大量血清素(5-HT)会与5-HT₃受体结合,引起呕吐反射。帕洛诺司琼通过阻断这一关键通路,从而有效预防由于5-HT释放引起的急性恶心和呕吐。

将这两种机制互补、作用时程不同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止吐方面达到“1+1>2”的效果。奈妥匹坦主要作用于预防化疗后期的恶心呕吐,而帕洛诺司琼更针对化疗早期的恶心呕吐,两者协同作用,可帮助患者在化疗之后持续数天,都得到良好稳固的止吐保护。

1、不必联合或缩短激素使用天数

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被认为是目前唯一有确凿证据支持可“不联合糖皮质激素使用,或只需联合1日激素”就能高效预防CINV的药物。也就是说,面对需要进行高度致吐性或者中度致吐性化疗的患者,如果医生认为激素不宜长期使用,或者患者对激素十分敏感,可能带来较大不良反应风险,则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考虑使用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来减少甚至豁免常规长程激素的辅助治疗。

2、单颗胶囊实现五天覆盖

对于接受某些类型的化疗,患者往往需要连续几天服用多个药物才能持续抑制恶心呕吐。而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一粒胶囊,覆盖五天”的便利方案。它已经在临床中被证实可以帮助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的头五天里有效预防恶心和呕吐,从而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这种优势不仅减少了患者需要频繁用药的负担,也更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因为忘记、操作不便等原因带来的效果打折。

总结

面对艰难的化疗之路,每个患者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的出现,正是为此目标提供了更优方案,让患者可以在降低身体和精神负担的前提下,更好地接受并完成化疗。衷心期望,随着更多先进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癌症患者能够获得更加舒适、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旅程。愿每一位与癌症抗争的人都能拥有坚定的信心,以及更多科学而温暖的帮助。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忠科精选”,版权均归忠科精选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忠科精选”。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热门进展
暂无内容
推荐新闻
暂无内容
忠科精选旗下网站